金陵形势眼中见,一吊兴亡梦寐间。
侯景长驱走龙虎,王敦内叛压江山。
中原有主申明命,下国何人敢肆奸。
白首自伤归未得,此身何处得清闲。

金陵二首

从景物写起,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抒写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殉国之志;并告诫自己,在生死关头要以大丈夫自勉。

地拥金陵势,一吊兴亡梦寐间。侯景长驱走龙虎,王敦内叛压江山。中原有主申明命,下国何人敢肆奸。白首自伤归未得,此身何处得清闲。

第一首诗开头,作者就描绘了金陵城的地理形势,表达了自己对金陵的深切感情。接着,“侯景”二字,点出了金陵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侯景之乱。而“王敦”二字,则暗示了王敦之变,这些都是金陵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作者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第二首诗中,作者继续展开自己的思考。他感叹,尽管中原已经明令宣布,要求天下诸侯遵守法律,但仍然有人敢于肆意妄为。这种言论,无疑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他感叹自己年纪已老,却仍然未能回到家乡,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使他倍感失落。同时,他也在反思自己的处境,思考如何在困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风雨如晦的时世中坚守自己的信仰。

这两首诗都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之后所作。他在押送途中经过金陵,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组诗歌。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天祥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深深忧虑。他的亡国之痛、忠义之心、黍离之悲都凝聚在这短短的诗句之中,令人动容。

《金陵二首》是南宋末期诗人文天祥在被俘后所创作的一组忧国忧民的诗歌。它通过描绘金陵的地理形势、历史事件以及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深深忧虑。这两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们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