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仆危不可呼,水滨诗客昔何如。
若非此老曾行处,泪涨三川恨有馀。

【注释】

木末:树梢。仆危不可呼:仆倒在地不能起来。行处:曾经行走过的地方。三川:指长江、汉江和嘉陵江,泛指四川地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首句“木末”点明地点,即在江边树梢;二句“仆危不可呼”写诗人因感伤故地而悲恸欲绝;三句“水滨诗客昔何如”则追忆当年诗人与友人在此饮酒作乐的情景。结句“若非此老曾行处,泪涨三川恨有余”,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之情。

诗中“木末”一词,语意双关,既是指江边的树梢,又暗示着诗人的身世遭遇——诗人像那枯枝上栖息的乌鸦,只能哀号于江边,无法飞起,更无法高翔远游。“仆危不可呼”,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痛欲绝的心情。

“若非此老曾行处,泪涨三川恨有馀”。此句承上启下,承接了前句的悲痛心情,进一步展开想象。“此老”指诗人自己。“曾行处”即诗人曾经来过的地方。诗人想:如果不是自己曾经来过这里,我怎能如此悲痛欲绝呢?“泪涨三川恨有余”,以景结情,既表明了自己的悲痛,也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一气呵成,感情真挚。全诗以江边吊古之题作引子,中间部分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末尾用一个典故结尾,使全诗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