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寻春恨已迟,山城浑未有花枝。
东风马上哦新句,却似卢岩缑岭时。
【注释】
忽忽:忽然,急忙。归作:诗篇。东溪:即东皋,指作者住所附近的小溪。卢岩:在江西宜春县西南,有卢岩峰。缑岭:《史记·李斯列传》载,秦朝的太史令李斯曾为皇帝起草奏章,因上疏谏逐客事,被秦王嬴政下令逮捕。他自知罪大,便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间关,取子嫂,杀之,且埋我尸,并欲求其家千金。”后来有人劝他说:“人皆知诟(责骂)先生为秦始皇所刑戮,今日能见天日,全身无患,虽欲薄葬,谁复哀怜者耶?”(《史记.李斯列传》)这里用李斯事来比喻自己不能实现的抱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以东溪为题材,抒发了“寻春”不得而感到遗憾的心情。开头两句写春天到来已晚了,山中还没有花枝。这既点明了时序,又渲染了诗人惆怅的心情。“东风”三句写诗人在马上吟诗,却像是在卢岩、缑岭那样的时候。卢岩和缑岭是古代有名的风景名胜之地,分别位于今江西省宜春县城东北及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都是诗人李商隐曾经游历过的胜地。此诗通过咏叹东溪景物,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得施展的抑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