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感未能休,欲语无情谩九州。
楼上角声山上月,共人割据一端愁。
【注释】
枕上:指梦中,即梦中的感伤和愁绪。
九州:中国古时的九州,泛指全国。
楼上角声山上月,共人割据一端愁:楼上传来号角声,月亮在山上,我与天下的人一样,有一方之忧。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文选》注引《襄阳耆旧传》,“元帝时,襄阳王义恭镇荆州。尝登楼望月,叹曰:‘人生几何?’因起舞。”此诗亦写月下登楼之慨,而意谓“欲语无情谩九州”,则又非单纯的歌舞升平之作。诗中以江山为喻,言其辽阔广大,而诗人自己却只能与天下同愁,不能一展抱负。
首句写梦醒后的感慨。一个“休”字,道尽了人间的百感交集。“未休”,犹言“未能休”,是说这些感受还像长着翅膀的鸟儿一样,时时飞入心头。这一句看似寻常,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写出了诗人夜深难寐、辗转反侧的情状,而且揭示了造成他这种状态的原因:他既想为国家、百姓排忧解难,又想有所建树;既有报效朝廷的理想,又有壮志难酬的痛苦。因此,尽管他努力去抑制,但这一切仍然难以摆脱,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颔联写诗人梦中所见所闻。诗人登上高楼,只见一轮明月挂在山头,月光下传来阵阵号角声,令人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九州”指的是天下,“割据”一词出自曹操的诗句“设使国家承平日久,安不忘危,臣愿陛下勿以小人欺善忘善,勿以细行忽略细行”(《魏书·武帝纪》),意谓天下太平,应警惕潜在的威胁。此处用“割据”一词,正是指那些野心家、阴谋家们觊觎天下大权。诗人通过这一景象,暗示出当时的政治形势十分险恶,他所处的处境十分危险,随时可能被暗害。
尾联紧承前联而来,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慨。由于诗人身处险境,所以对周围的一切特别敏感。他看到楼上传来的角声,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想到他们也许也在思念自己。然而,当他抬头望去,看到那轮圆月时,他又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感到自己与天下人一样有着共同的痛苦和忧愁。这两句诗把诗人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堪称咏史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