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公不识贾公闾,之子饥寒夜读书。
前年避贼逐江鹭,今岁垾田鞭海鱼。

【注释】

乃公:指邹德久。贾公闾:即贾充,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西晋开国重臣、政治家。之子:指贾充的儿子贾谧。饥寒夜读书:形容生活清苦,刻苦读书。前年:上一年。避贼逐江鹭:杜甫在《登高》诗中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里用此意。今岁:当年。垾田鞭海鱼: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当时他过着“朝餐是木粥,夕食唯麦面”的生活,所以此处说“垾田鞭海鱼”。

【译文】

你不认识我的父亲贾充,他的儿子在饥饿寒冷的夜晚读书。

上一年躲避敌人追逐,像江中的水鸭子一般;今年耕种土地,像海里的鱼儿一样努力。

【赏析】

本诗为杜甫所作五言古诗。首句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家世,即杜甫的族叔邹德久(邹鲁)。次句写其家境贫困,生活艰难。颔联则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邹氏父子遭遇的不同感受。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之词。

这首诗以杜甫的家世为题,但并不正面描写杜甫本人。诗的开头一句就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这是杜甫的族叔邹德久。接着第二句写其家境如何。邹德久是名门望族,但如今却家道中落。第三联又写其境遇。上一年,他曾逃避敌兵,像江中水鸭一样四处流离,现在又回到家乡,像渔人一样辛勤耕耘于田地之间,与海鱼一样奋力捕捞着粮食来糊口。这一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邹氏父子遭遇的不同感受。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之词。诗人虽然也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但自己并没有被卷入战乱之中,而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然而,他看到邹氏父子却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甚至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忍受饥饿寒冷,过着艰苦的生活。因此,他内心深感悲愤。同时,他也为自己不能与邹氏父子同甘共苦而感到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