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头山笑鸡头山,我粲文章尔漫顽。
游子白头颜不少,任人讥侮亢高颜。
羊头山:地名。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改信州为上饶郡,治羊头山,即此地。
鸡头山:地名。在今江西玉山县北。
粲:同“餐”,吃的意思。
漫:通“漫”,“徒”字义,无赖的意思。
游子白头颜不少:意谓游子即使白发苍苍,也仍保持壮年时不屈不挠的志气。
任人讥侮:意谓任凭别人讥笑侮辱。
亢高颜:意谓保持高昂的颜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寄赠友人的诗作,表达了作者虽已老迈但仍保持不屈不挠的志气和高昂的颜面,并希望与友人共勉之意。
首联两句用两个地名,分别写出了两个山,一为羊头山,一为鸡头山。这两座山虽然名字相同,但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一个在信州,一个在上饶。诗人巧妙地将两个地点连在一起,既点明了自己身处的地理位置,又以地名作为诗题,表明了诗歌的内容主题。同时,通过比较两座山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这两个地方的独特情感。
颔联两句,诗人以“我粲文章尔漫顽”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期望。在这里,“粲”是形容文章写得好,“漫顽”指无赖,无礼。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文章和朋友们的行为,既表现了自己的骄傲之情,又透露出对朋友的不满。他期望朋友们能够像自己一样,有才华、有能力,而不是像一些无赖一样无所事事,没有礼貌。
颈联两句,诗人用“游子白头颜不少”和“任人讥侮亢高颜”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在这里,“游子”指代自己,“任人讥侮”则表示自己不怕别人的嘲笑和侮辱。而“亢高颜”则是说要保持高昂的颜面,不被外界的压力所打倒。诗人通过这两联的表达,展现了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仍然能够保持坚强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豪感,又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期望。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述,也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个人情感,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