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一叶,送我过东山。
山高日出迟,露重衣裳单。
爰到济南郡,端士茝与兰。
扁舟八月水,唱酬清且闲。
怜非郭李客,便了取诗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诗人客居东都洛阳时。当时杜甫在长安,二人虽为好友,而生活道路不同,所以诗人有感于怀,写下此诗寄赠杜甫。前四句写诗人由东山过黄河入济水,至郡城时,正值深秋初冬,秋风萧瑟,吹落了树叶,诗人乘船渡过黄河,来到了济水之滨。

后四句写诗人到郡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还期道斯立诗卷”,点明送别之意。诗人从东山渡黄河来到济水之滨,此时正值深秋初冬,秋风萧瑟,风中送来一片片落叶,于是诗人想到杜甫正在长安创作诗篇,便想将自己所创作的诗歌寄给他看。

颔联“山高日出迟,露重衣裳单”,写自己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山高风大,日出迟缓;露重衣服湿冷。这里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感。

颈联“爰到济南郡,端士茝与兰”,写自己到达济南郡城时的所见所闻。济南郡城环境幽雅,景色秀美。在这里,诗人遇到了一位名叫“端士”的人,他擅长种植香草,种了许多蕙草、兰花。这里的“端士”是指善于栽培花草的人。蕙是香气浓郁的一种花,古人常用蕙来比喻女子。“端士”则是指男子。“茝与兰”是指蕙草和兰花。蕙草和兰花都是清香的花卉,它们在幽静的环境下生长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济南郡城的美景以及遇到的“端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扁舟八月水,唱酬清且闲”,写自己回到济水之滨后的感受。诗人乘坐小船渡过黄河,来到了济水之滨,这时正值八月,河水清澈透明。诗人坐在船上,吟咏着诗歌,心情愉悦。这里的“唱酬”是指吟诵诗歌,“清且闲”是指诗歌清新优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以景起兴,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意象,如“东山”、“济水”、“蕙草”、“兰花”、“郭李客”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