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千里来,潮波八月壮。
起帆增江势,劲风滋颉颃。
海道当如何,燕羽去云上。
人生自窘束,有情宜骋望。
两眼幸未盲,莫谩读易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有八句,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景,主要描写江上秋天的景色;后四句抒情,抒发诗人的感慨。
具体到诗句,第一联“秋色千里来,潮波八月壮”是写江上秋天的景象。第二联“起帆增江势,劲风滋颉颃”则描绘了乘船远行的情景。第三联“海道当如何,燕羽去云上”则是说海上的路途该有多么艰险。第四联“人生自窘束,有情宜骋望”是诗人的感概。第五联“两眼幸未盲,莫谩读易象”则表明了自己读书的态度和目的。
【答案】
译文:秋天的色彩千里而来,八月的潮水波涛壮美。扬起船帆,让江流更显气势,猛烈的风浪让人斗志昂扬。海上的路该是多么艰
辛曲折啊,就像燕子振翅高飞直冲云霄一样。人生的道路应当宽广豁达,只有这样才能尽情地远行。眼睛尚且没有被蒙蔽,别
要空读《周易》,而应积极行动。
赏析:
首联“秋色千里来,潮波八月壮”,点明季节为秋季,同时交代了时间是在八月,为后面的描写做铺垫。
颔联“起帆增江势,劲风滋颉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的力量之大,使江水更加汹涌。同时,诗人用“起帆”一词,表达了自己乘船远行的豪迈情怀。
颈联“海道当如何,燕羽去云上”中,作者将“海道”拟人化为“燕羽”,以燕之轻盈灵动来比喻海路的艰难曲折。
尾联“人生自窘束,有情宜骋望”,借用了屈原的典故,既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又表明自己对人生充满激情、渴望自由的心态。最后两句,作者以“两眼幸未盲”表达出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