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孙子何楚楚,不用根源论魏武。
读书射猎固自如,剧谈大笑能尔汝。
为君相遇在东州,与我中分万斛愁。
我归未得君归去,风流应复属曹刘。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都称他为“大手笔”(柳宗元《祭柳员外文》)。

韩愈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其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问题、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历史事件等方面。其诗作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感染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散文亦独树一帜,以雄奇奔放、矫健豪迈著称,与柳宗元的“险怪”风格并称为“韩柳”。

注释:

  1. 韩王孙子何楚楚?
    这是对韩愈的尊称,表明作者对他有着极高的尊重和敬仰。

  2. 不用根源论魏武。
    这里的“不用”表示韩愈并不采用传统的儒家理论来评价曹操的行为。

  3. 读书射猎固自如。
    意思是说,无论是读书还是狩猎,韩愈都能自如地进行。

  4. 剧谈大笑能尔汝。
    这里的“尔汝”是一种亲密无间的称呼方式,表示双方关系非常亲近。

  5. 为君相遇在东州,与我中分万斛愁。
    这句话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毫不退缩。

  6. 我归未得君归去,风流应复属曹刘。
    这里的“风流”是对朋友才情和风度的赞赏,表示他们都是杰出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赠予好友刘养正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深情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韩愈个性特点的描绘以及对其才能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深切的情感寄托。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