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阁纳万象,危阑俯渺茫。
白沙难认月,黄叶易为霜。
宿鸟投烟屿,归樵趁野航。
孤吟谁是伴,渔笛起沧浪。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光霁阁上晚望的景象。整首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光霁阁晚望
一阁纳万象,危阑俯渺茫。
一阁,即光霁阁。光霁阁,位于江宁(今南京)北固山上,是古代著名的观赏胜地。诗人登上此楼,俯瞰四周景色,感叹自然之伟大。
白沙难认月,黄叶易为霜。
白沙,指月光下的沙滩。黄叶,指的是秋天的树叶。诗人通过对比月光下难以辨认的白沙和易被霜打的黄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宿鸟投烟屿,归樵趁野航。
宿鸟,指在烟屿上栖息的飞鸟。归樵,指正在赶路回家的樵夫。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飞鸟栖息在烟屿上,樵夫赶着野航回家。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场景。
孤吟谁是伴,渔笛起沧浪。
孤吟,指独自吟咏。渔笛,指渔民吹奏的笛声。诗人独自一人在沧浪之中吟咏,听到渔民的笛声,仿佛感受到了生活的情趣。
赏析:
这首诗以光霁阁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对白沙、月亮、落叶、飞鸟、烟屿、野航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幅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月光下难以辨认的白沙和易被霜打的黄叶,以及独自吟咏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渔民的笛声,传递了对生活情趣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