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初照席,条华渐分明。
佳节三秋半,前期一雨晴。
冷光天外散,高会世间清。
坐久疑轻举,微风习习生。

【解析】

“上楼初照席”:登上楼台,刚一坐下就见月光照射在坐席上。“条华渐分明”:明亮的月光渐渐照得清楚。“佳节三秋半”:在这美好的时节,已是一年中的三秋过了一半。“前期一雨晴”:预报的天候说有一场雨,但结果却是晴朗的天气。“冷光天外散”:天上的明月,像冷光一样洒向人间。“高会世间清”:在这宁静而清澈的月色之中聚会,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坐久疑轻举”:坐着久了,怀疑自己要飘飘欲仙了。“微风习习生”:一阵微风吹来,使人感到舒适愉快。诗人用“冷”、“清”、“散”、“晴”、“生”五个词语来形容月光,突出了月亮的美好和明亮、清新和高远,表现出诗人对月夜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晚上,与景叔、少卿、翼道等人一起登楼赏月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首句“上楼初照席”,写出了诗人刚刚坐下来就看到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房间的情景。“条华渐分明”,是说明亮的月光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两句诗既点出了时间(夜晚),又点出了地点(楼上)和人物(诗人、朋友),为下文写赏月活动做了铺垫。

第二句“佳节三秋半”,意思是在这美好的时节,已过了一半。这里既点明了节令,又暗含着对友人的祝愿之意。第三句“前期一雨晴”,意思是预报有雨,但结果却是晴朗的天气。这句诗既表明了自己对天气变化的关心,也暗示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悦。第四句“冷光天外散”是说天上的明月,像冷光一样洒向人间。第五句“高会世间清”,意思是在这宁静而清澈的月色之中聚会,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第六句“坐久疑轻举”,意思是坐着久了,怀疑自己要飘飘欲仙了。第七句“微风习习生”,意思是一阵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写到自己的感受:他因欣赏到这美丽的月色,产生了一种超脱物外、飘飘欲仙的感觉,甚至有些飘飘欲举的意味。这种写法很巧妙,它不仅使诗歌更加含蓄隽永,更增添了几分飘逸空灵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一次月夜与好友同赏中秋明月的闲情逸致。全诗以“上楼初照席”、“条华渐分明”、“佳节三秋半”、“前期一雨晴”、“冷光天外散”、“高会世间清”、“坐久疑轻举”、“微风习习生”等九句构成,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