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
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吏能。
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
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雪压胡沙老上庭,春华虽减使华增。
且看意气并人物,未说文章与吏能。
靴淀早行围晓月,滹沱还渡坼春冰。
红牙新下都司诰,异日应须五色绫。
诗句释义:
- 雪压胡沙老上庭:描述在契丹的土地上,雪花覆盖着荒凉的土地,显得更加苍老。
- 春华虽减使华增:虽然春天的花朵凋谢,但是国家的繁荣和力量却更加强大。
- 且看意气并人物: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看到有志之士和有能力的人物共同在场。
- 未说文章与吏能:还未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或讨论他们的能力。
- 靴淀早行围晓月:描述清晨出发前往契丹的途中,围绕的月亮映照在寒冷的地面上。
- 滹沱还渡坼春冰:回到故乡时,河水已经解冻,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红牙新下都司诰:新的朝廷命令或任命被下达,预示着未来的变化和机遇。
- 异日应须五色绫:期待有一天能够获得五色绫(一种珍贵的丝绸),意味着未来有更多机会或成就。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毕仲游的作品,描述了一次使节前往契丹的经历。从“雪压胡沙老上庭”到“滹沱还渡坼春冰”,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季节的转换和旅途的艰辛,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前途的信心和期待。
作品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环境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景物之中,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意境。
评析:
毕仲游作为宋代的重要诗人,其诗作多反映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个人抱负的追求。《和吕纪常奉使契丹》便是这样一首作品。诗中的“雪压胡沙老上庭”和“春华虽减使华增”不仅描绘了辽地的自然景象,也隐喻了国力的变迁和民族的兴衰。这种深邃的意象和富有层次的表达手法是毕诗的一大特色。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如将国家比作盛开的花朵,不仅形象鲜明,也富有深意,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写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3年)。毕仲游因支持范温废除新法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被贬为长沙通判。在此背景下,他的心境颇为复杂。一方面,他对国家的未来抱有希望;另一方面,又感受到了政治环境的严峻。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吕纪常奉使契丹》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