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见东州山外山,却回河上醉春寒。
新诗点检留心苦,旧事寻思觉鼻酸。
上疏未能同主父,带经犹得学倪宽。
只今欲作归休计,淮上田园累岁乾。

【译文】

看到东州山外群山环绕,却回过河上春寒酒醒。

新诗点校费尽心力,旧事回想让人鼻酸。

上疏没能与主父偃同道,带经还能学倪宽。

如今想要归休计划,淮上田园已干岁。

【注释】

  1. 东州:指东晋。山外山:比喻重重困难重重压力。2. 却回:返回,回来。3. 醉春寒:借指官场的苦。4. 新诗点检:新诗要仔细检查。5. 寻思:思考。6. 主父偃:西汉人,汉武帝时任太中大夫、郎中令。7. 带经:《庄子》中有“子贡南游于楚,反于鲁,见孟子。孟子曰:‘足下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异乎人乎?’(《史记》)”后,人们常用“带经”来表示读书学习。8. 主父偃:西汉人,汉武帝时任太中大夫、郎中令。9. 学倪宽:倪宽,汉代人,汉哀帝时为丞相,以清正廉洁著称。10. 归休:辞官回家养老。11. 淮上:指淮阳,今河南淮阳一带。12. 累岁乾:一年到头都是干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和诗。作者徐仲元在监仓期间,写下了这首诗。徐仲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行见东州山外山,却回河上醉春寒。”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州山外山间的情景。这里的东州山外山象征着重重困难重重压力,诗人行走其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压力和挑战。而“却回河上醉春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选择回归平静的生活的决心。

次句“新诗点检留心苦,旧事寻思觉鼻酸。”则是诗人对新诗和旧事的思考。在新诗的点检中,诗人费尽心思,用心良苦;而对旧事的回顾中,诗人更是感到鼻子发酸,情感深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

接着三句:“上疏未能同主父,带经犹得学倪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上疏不能与主父偃相媲美,但仍然可以像倪宽一样带着经书学习治国之道。这里的“上疏”指的是向皇帝上书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主父偃”和“倪宽”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分别以直言进谏和以德行著称。

最后一句:“只今欲作归休计,淮上田园累岁乾。”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打算辞官归隐,过上平淡的生活,淮上田园将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这里的“淮上”指的是淮阳地区,即今天的河南淮阳一带。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东州山外山间的行走、对新诗和旧事的反思以及对仕途的看法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