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分路指溪泉,今日怜师寄一篇。
归去且看松径绿,重来应见杏花妍。
风吹林杪声初闹,日晒墙阴影渐延。
待得青春夜如昼,却烦相唤咏婵娟。
这首诗描述了与僧人圆益一起晚归三峰的情景。
诗句:
- 昨朝分路指溪泉,今日怜师寄一篇。
- 归去且看松径绿,重来应见杏花妍。
- 风吹林杪声初闹,日晒墙阴影渐延。
- 待得青春夜如昼,却烦相唤咏婵娟。
译文:
昨天早晨我们告别时,指着溪边的泉水说再见;今天回来后看到师父送来的一篇文章。回去的路上看看那绿色的松树小径,下次回来应该能看到杏花盛开。风在树林顶端呼啸,声音开始热闹;阳光晒在墙壁上,影子越来越长。等到春天的时候夜晚就像白天一样明亮,却因为要等待你回来,所以麻烦你去赞美那美丽的月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与僧人圆益共同游览三峰山景的诗。首句“昨朝分路指溪泉”和“今日怜师寄一篇”,表达了诗人对与圆益分别的不舍以及对师父送文章的感激之情。接下来的句子“归去且看松径绿”,描绘了诗人回到三峰山时,看到那绿色的松树小径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重来应见杏花妍”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来访的愿望,以及希望见到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最后两句“风吹林杪声初闹,日晒墙阴影渐延”,生动地描绘了三峰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山林的宁静和美丽。最后的“待得青春夜如昼,却烦相唤咏婵娟”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与圆益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圆益共游三峰山的美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