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木双株茂,盆池一掬悭。
支颐鱼出乐,入眦鸟知还。
老境行将及,仙书读未闲。
因君歌凤过,通昔梦归山。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集《东坡志林》。以下是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次韵米元章斋居即事
庭木双株茂,盆池一掬悭。
支颐鱼出乐,入眦鸟知还。
注释:
- “次韵”:这是苏轼为米元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也就是模仿米元章的风格进行回应和创作。
- “庭木双株茂”:描述了庭院里两棵高大挺拔的树木茂盛生长的景象。
- “盆池一掬悭”:描绘了一个小盆池中只有少量水的遗憾之情。
译文:
庭中的两棵大树长得非常茂盛,而小盆池里的水却显得那么稀少。支撑着头部观看鱼儿在水中游弋让人感到快乐,而鸟儿飞入水中似乎也懂得返回的道理。岁月不饶人,我即将步入老年,但我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读那本传说中的仙书。因此我很高兴能与您一起吟唱凤凰过境的诗句,想起以前梦中回到山中去的情景。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以及对人生、时间的感悟。首二句“庭木双株茂,盆池一掬悭”通过对庭树与小池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生活的无奈。三、四句“支颐鱼出乐,入眦鸟知还”则通过观察鱼儿和鸟儿的行为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五、六句“老境行将及,仙书读未闲”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衰老的感慨以及对于追求知识的渴望。最后两句“因君歌凤过,通昔梦归山”则是作者在与朋友交流中得到的灵感和共鸣,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是苏轼诗歌中较为典型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