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蒲萄隔玉门,汉廷谁更勇如尊。
行台晓日屯千骑,祖道春风属一樽。
莫许留犁轻结好,便令瓯脱复游魂。
要须尽取熙河地,打鼓梁州看上元。

【注释】天马:指神驹。蒲萄:葡萄。玉门: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尊:指酒。行台:古代设置的军事行政机构。属:赠送。结好:结交。瓯脱:地名,在今青海西宁以西。游魂:游荡的鬼魂。上元:即元宵节。熙河:州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唐时属河西节度使管辖。

【译文】神骏的天马隔着玉门关,汉朝谁人比得过你?行台日出千骑屯兵,祖道春风一樽相送。不要轻许留下犁头,使游魂重新归返。一定要尽取熙河之地,打鼓梁州看上元。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蒋颖叔是诗人的朋友,被派去任熙河(今甘肃临潭)节度使,所以诗人写了这首送别诗。首句“天马”,喻指友人;次句“汉廷”,代指朝廷、朝廷大臣;第三句写饯别情景;第四句写留别赠言;第五六两句,既写友情,又寓规劝之意;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对友人的规谏与鼓励。

此诗起笔突兀,直写送友之事,不从一般离别的感伤落笔,而是抓住“天马”这个形象,来写送别的情景。接着用一个“隔”字将天马与玉门关联系起来,点出朋友要去的地方。接下去二句,则写饯别的情景。诗人没有写一般的惜别之情,而是着重描写了饯行时的场面:“晓日”三句,是写送别的具体场景。“行台”、“晓日”、“千骑”,都烘托出了饯别场面的热烈和隆重。“祖道”,就是为某人饯行,设宴饯送的意思。这里“春风”一句,意谓春风吹拂之时,饯别宴饮的仪式已经完成了。这两句,把送别时热闹非凡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也给下面的赠言作了铺垫。三四两句紧承“祖道”而来。“莫许”,“便令”,语出《汉书·龚遂传》:“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特垂意,遣臣赐告慰劳,欲致诚意,愿无为小吏卒苦之。”这里的“莫许”和“便令”都是劝告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两句话,向友人提出了忠告:希望你不要再让那些官吏们为难自己了,要及早地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恢复国家的安宁局面。“便令”二字,既表明了劝戒的迫切性,又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信任。五六两句,是全诗的警策,它既是赠言,又是赠行。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恢复国家的安定局面,并祝愿友人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要须”两句,意思是说:必须尽快地占有整个熙河地区。“打鼓”句引自唐代民间传说,据说唐玄宗曾经梦见一个仙人对他说:“吾有宝镜十轮,可以照见天下事物。”于是,玄宗命人铸造了一面大铜镜,叫乐工在宫中打鼓击鼓,试看镜子里究竟有什么。乐工按照玄宗的命令行事,只见铜镜中的光景变幻莫测,令人惊奇无比。诗人借用这一传说,表达了他对友人寄予厚望的心情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就结构而言,前四句写送别的场景,中间四句写饯行的仪式,后四句写赠言赠行的嘱望,全诗前后呼应,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其次在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写出了对友人的规劝和期望,而不作任何掩饰,这种毫无掩饰的表达方式,更能体现诗人的真挚感情。再次是语言上,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修饰,读起来亲切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