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注释:秋兴九首其七,模仿杜甫《秋兴》的写作方式。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秋兴八首》中的第七首,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第一句“不因霜叶辞林去”,诗人感叹自己没有因为秋天的到来而离开山林。这里的“林”指的是庐山,诗人在庐山隐居多年,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然而现在秋风已至,落叶纷飞,诗人却不得不离开那片熟悉的山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二句:“北里酒钱烦屡索”,诗人抱怨自己总是被那些贪得无厌的人纠缠着。这里的“北里”指的是长安城北的一个繁华地段,那里的人们都喜欢赌博和饮酒,而且经常向诗人索取钱财。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生活的困境和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第三句:“南州诗债懒频酬”,诗人感叹自己总是被那些喜欢诗词的人纠缠着。这里的“南州”指的是南方的一个城市,那里的文人雅士喜欢吟诗作对,而且经常向诗人索要诗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诗歌创作的无奈。
第四句:“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诗人想象自己想要唱歌,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想要插花,但是又怕被人嘲笑他的年纪大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
第五句:“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诗人感叹为什么在登高望远的时候会有那么多忧愁呢?这些忧愁都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