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云气眉山雨,玉箫三年无今古。
九天雨露蛰蛟龙,琅玕长凭清虚府。

【注释】

苍梧:山名,在今广东广西一带。云气:云雾。眉山:地名,在今四川眉山一带。玉箫:指笙,古乐的一种。三年:三年不雨,比喻时久。无今古:没有今天和昨天的雨。

九天:天的最高处。雨露:雨水和露水。蛰:冬眠。蛟龙:龙。琅玕(lánɡān):美玉。清虚府:神仙所居之处。

【赏析】

此诗为《江月令·江上见海客谈永嘉山水经赋此词》之第四段。此词写景雄浑壮阔,意境高远,风格豪迈,与柳永词风不同,是宋人咏物词中少见之作,也是宋代咏物词中较为成功的一篇。

“苍梧云气眉山雨”,苍梧,山名,在今广东广西一带。云气,云雾。“眉山”即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这里指岷江流域的眉山一带。“眉山雨”,指眉山地区多雨。“云气眉山雨”,意思是说岷江流域由于地形的原因,常常有乌云密布而不见阳光的天气,因此,那里经常下着连绵不断的大雨。“玉箫三年无今古”,玉箫:指笙,古乐的一种。“三年无今古”,意思是说自从玉箫吹响以来,已经整整三年了,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长时间没下过雨,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雷声。“玉箫”句用玉箫吹响来表示雷声,以“玉箫”三字来比拟“雷电”,这既写出了雷声之大,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九天雨露蛰龙蛇,琅玕长凭清虚府。”九天:天空的最高处。雨露:降雨和露水。“琅玕”(lánɡɡān)指美玉。“清虚府”,神仙所居之处。这里指天上的玉皇大帝住的地方。“九天雨露”一句,用天上的云雨来比作地下的滂沱大雨,把天地之间的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琅玕”句则用天上的美玉来比喻地上的岷江流域,把自然界的美同人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岷江流域人民的深深关怀。

此诗描写了岷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间美好事物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