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鸣时众芳歇,华堂梦断音容绝。
风惊玉露不成圆,一夜芙蕖泣秋月。
金纹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庾郎江令费珠璧,小砑红笺挥兔毫。
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曲尘昏锦绶。
楚水悠悠更不西,上天破鉴空依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和王通叟琵琶梦》。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 鶗鴂鸣时众芳歇,华堂梦断音容绝。
    “鶗鴂”是一种鸟叫声,这里指春天即将过去。当鶗鴂叫的时候,百花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华堂梦断,意味着在梦中与心爱的人重逢的场景突然中断,音容绝,即声音和容貌都消失了。

  • 风惊玉露不成圆,一夜芙蕖泣秋月。
    风吹动玉露,使得它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芙蕖(荷花)被夜露打湿,仿佛在哭泣着秋天的月亮。这里的“玉露”可能指的是清晨的露水,而“一夜芙蕖泣秋月”则形容了夜晚的情景,芙蓉(荷花)因为受到露水的触动而流泪,映衬着秋天的月光。

  • 金纹捍面紫檀槽,曾抱花前送酒舠。
    用金色纹饰装饰的手把(捍面)的琵琶,以及镶嵌有紫色檀木的琴柱(槽),都显得十分华丽。曾经抱着琵琶,在花前为心爱的人送酒的小舟上演奏。这里的“送酒舠”指的是送酒的小舟。

  • 庾郎江令费珠璧,小砑红笺挥兔毫。
    庾亮(yǔ làng)是东晋的一位名士,他喜欢弹奏琵琶,因此被称为“江令”。这里的“江令”是指江淹(yǐn),他在年轻时也喜爱音乐,但后来沉迷于文学创作,不再弹琵琶。而小砑红笺挥兔毫,指的是年轻时期江淹的文采飞扬,使用红色的纸笺,挥动兔子毛笔来写诗作赋。

  • 风流云散令人瘦,忍看曲尘昏锦绶。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风流才子逐渐变得消瘦,看着曾经的乐曲留下的尘埃已经模糊了锦缎的绶带。这里的“云散”暗示了时间流逝,“曲尘”指的是音乐的痕迹和记忆,而“锦绶”则是指古代官员所佩戴的红色丝质绶带。

  • 楚水悠悠更不西,上天破鉴空依旧。
    楚国的水流动不息,似乎永远不会向西流去。上天的明镜破碎后依旧存在,虽然经历了变迁,但真相依然清晰。这里的“楚水”可能指的是长江的楚州段,而“破鉴”则可能是比喻事物或真理的破碎,但仍然保持其本来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场景和一个悲伤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变化无常的感叹。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