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

跃马上宣城,千山翠欲颦。

蕙风轻卷舌,樱雨细沾唇。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

【注释】
跃马:骑马疾驰
宣城道中:宣城(今属安徽)道中即指宣城附近
翠欲颦:形容山色青翠如美女蹙眉
蕙风轻卷舌:指微风吹动着兰花的芳香
樱雨细沾唇:指细雨如同落樱一般轻轻飘落在嘴唇上
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指春风无法驱散冬雪,也用榆钱比喻春天的美景,但无钱购买
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意思是不如喝上一斗酒,烂醉在石湖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景色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宣城附近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生动活泼的物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第一句“跃马上宣城”,诗人描绘了自己骑马疾驰在宣城的途中。这里使用了“跃马”一词,表现出了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而“宣城”则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这句诗既交代了诗人的行程,也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千山翠欲颦”,诗人用“翠欲颦”来形容宣城周围的群山,它们仿佛在微微地皱起眉头,好像在抱怨着冬天的到来。这里的“翠”指的是山上的绿色植被,而“颦”则是皱眉的意思。这句诗通过对群山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宣城周围的自然美景。

第三句“蕙风轻卷舌”,诗人将微风比作兰花,用“轻卷舌”来形容它轻轻吹过兰花的香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淡雅的气息。这里的“蕙风”指的是微风,而“卷舌”则是一种比喻表达方式。这句诗进一步丰富了前两句所描绘的景色,让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四句“樱雨细沾唇”,诗人用“樱雨”来形容雨滴如同樱花一样美丽、细腻,它们轻轻地飘落在嘴唇上。这里的“樱雨”并不是真正的樱花花瓣,而是用来形容雨水的形态和感觉。这句诗通过雨滴的形象描绘,增添了诗意感。

第五句“柳絮难驱腊,榆钱不买春”,诗人用“柳絮”和“榆钱”来比喻春天的美景,但它们都无法被金钱购买或驱散。这里暗示了春天的美丽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一句“何如浇一斗,烂醉石湖滨”,诗人用“浇一斗”来形容自己想要尽情地享受美酒,而在石湖边烂醉其中。这里的“石湖”指的是西湖的一个别称,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这句诗通过描述自己与美景共饮的情景,传达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宣城周围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并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