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忧患客江城,双鬓萧萧已不禁。
多病不逢医国手,感怀徒有济时心。
西风吹梦夜寒悄,黄叶满阶秋意深。
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
十年忧患客江城
双鬓萧萧已不禁岁月留痕,多病不逢医国手
感怀徒有济时心,西风吹梦夜寒悄,黄叶满阶秋意深。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
注释与翻译
- 十年忧患客江城:在江城(今江西省南昌市)度过了漫长的十年,忧心忡忡,饱受困顿。
- 双鬓萧萧已不禁:形容岁月流逝,两鬓斑白,无法抵挡。
- 多病不逢医国手:因长期患病而得不到良医的救治。
- 感怀徒有济时心:内心充满感慨与无奈,虽有挽救国家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 西风吹梦夜寒悄:西风凛冽,吹拂着梦境,夜晚更加寒冷和寂静。
- 黄叶满阶秋意深:落叶满地,秋意浓重,象征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
- 休笑当年杜陵老:不要嘲笑我年岁已高,如同唐代诗人杜甫一样。
- 白头今亦不胜簪:如今头发已白,连发簪也难以支撑。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江城的生活经历,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与无奈。首句“十年忧患客江城”便点明了诗人在江城的艰难岁月。长时间的忧愁使他的头发变白,体现了其内心的苦楚和对现状的不满。然而,尽管身处困境,他仍抱有拯救国家的志向。第二句“双鬓萧萧已不禁”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痕迹与内心的压力。第三句“多病不逢医国手”则揭示了他的无助,因为缺乏能够治疗国家危难的良医。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以及知识分子在国家危机中的角色与挑战。
接下来的诗句“西风吹梦夜寒悄”,描绘了夜晚西风带来的寒意和孤独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助。而“黄叶满阶秋意深”则是自然景观与诗人心境的结合,黄叶满地不仅代表了秋天的衰败,也隐喻了诗人的衰老与无力。最后两句“休笑当年杜陵老,白头今亦不胜簪”更是情感的爆发,用杜甫自比,表达了对自己晚年境遇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历史大潮中个体挣扎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