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折千蟠去不回,不知处士为谁栽。
钱塘九里空萧瑟,得似天孙送种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赏析。
第一句“巧松”,指松树,巧字用在这里是赞美之意。松树的枝干盘屈错节而不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树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精神。“万折千蟠”是说这株松树的枝条纵横交错,盘旋曲折,千万条根须盘曲着向上生长,千万个枝头向四面八方伸展。“去不回”,是说它长势旺盛,生机无穷。第二句“不知处士为谁栽”,是说这株松树的生命力如此旺盛,不知道是哪位隐士栽种的。“处士”是对隐居不仕的学者或名士的泛称。这里借代隐居不仕的人栽种了这棵松树。“处士”二字既表明了松树的来历,又表现作者对隐者品格的崇敬。第三句“钱塘九里空萧瑟”,是说在这荒凉的地方种上了一棵好树,使整个钱塘县都显得清幽了。“天孙”即织女的丈夫牛郎。相传织女的丈夫在天上,她只能在每年的七夕之夜见到他,所以人们常将七夕称作“乞巧节”。这里暗指松树是隐者的后代。第四句“得似天孙送种来”,意思是说,如果这松树真是隐者的后代,那么它就是上天派天帝的女儿织女送来的种子,这样才更符合诗意。
【答案】
译文:
万折千蟠,不知何处栽下,松树长势旺盛;不知是谁栽种,但钱塘县从此变得清静了;这棵树就像织女送给牛郎的礼物一样,令人羡慕。
鉴赏:
此诗前两联写松树之盛,后一联则以松喻人,赞颂隐者高洁坚贞的节操。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