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富山水,所病在卑溽。
阴晴变朝暮,梅雨大田足。
翰苑宴高堂,金斝浮蚁渌。
诗泠四座耳,醉饱五经腹。
亭午登介亭,萦纡俯山麓。
行路愁暍死,是月丁初伏。
乘高瞰群峰,刚后浪奔逐。
三吴在指掌,百粤入双目。
汉忧分朱蟠,尧意注黄屋。
下舆曾未几,传命甚邮速。
霸遂伏下风,元白仰高躅。
倡予而和汝,谈笑唾珠玉。
所恨继者贫,囊箱无寸幅。
刘侯世良将,文史三冬读。
坐啸胡骑却,行歌燕旦哭。
儒将久寂寥,断弦今日绩。
所得最在诗,铦利锋莫触。
唱酬黄卷上,如响答深谷。
王侯富方丈,熊掌我所欲。
独馁不得饱,中心但诚服。

东南富山水,所病在卑溽。

阴晴变朝暮,梅雨大田足。

翰苑宴高堂,金斝浮蚁渌。

诗泠四座耳,醉饱五经腹。

亭午登介亭,萦纡俯山麓。

行路愁暍死,是月丁初伏。

乘高瞰群峰,刚后浪奔逐。

三吴在指掌,百粤入双目。

汉忧分朱蟠,尧意注黄屋。

下舆曾未几,传命甚邮速。

霸遂伏下风,元白仰高躅。

倡予而和汝,谈笑唾珠玉。

所恨继者贫,囊箱无寸幅。

刘侯世良将,文史三冬读。

坐啸胡骑却,行歌燕旦哭。

儒将久寂寥,断弦今日绩。

所得最在诗,铦利锋莫触。

唱酬黄卷上,如响答深谷。

王侯富方丈,熊掌我所欲。

独馁不得饱,中心但诚服。

【注释】

东南:指南方的江、浙一带。卑溽:潮湿闷热。“卑”与“溽”均形容气候条件。“溽”,湿润、闷热之意。“所病”即“所苦”。

阴晴(yīn qíng)变朝暮:阴天和晴天交替出现。

翰苑(hàn yuàn):翰林院,古代官署名,掌管起草诏令的文书。宴:设宴。高堂:高大的厅堂。

金斝(jiǎ jia):青铜制成的酒杯。浮蚁:酒液泛着泡沫。

诗泠(líng líng)四座:指宴会上诗声清朗悦耳。泠:清丽动听的意思。

五经(wǔ jīng):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

亭午:中午时分。介亭:地名。

萦纡(yíng yū):曲折回旋的样子。山麓:山脚下。

行路:在路上行走的人。“暍死”,因天气极热而中暑而死。

是月:这个月。丁初伏:农历六月中“小暑”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乘高:登上高处。瞰(kàn):远望。

刚后:刚刚之后。浪奔逐:波涛汹涌,水花飞溅。

三吴:古指今江苏、浙江、福建一带。

百粤(yù):古时岭南地区称为百越或百粤,这里泛指南方各地。

朱蟠(pán):古代帝王的印章上的装饰纹样,这里代指帝王的权威。

阳秋:文章之美,也指文章本身。“黄屋”,天子之车盖,这里借指帝王的权力。

下舆(yú):下车。曾:同“增”,增加。“未几”:不多时,不久。

传命:传递军情或命令。“邮”(yóu)速:迅速传递信息。

霸(bà):通“霸”,霸主;强盛的将领。下风:处于劣势。

元白(pǐ):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仰:敬慕。

倡予而和汝:我为你作诗,你也为我和诗。

谈笑:言笑。唾:吐。珠玉:《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比喻诗文之美。这里是说彼此相互称道赞美诗文之美。

所得最在诗:最重要的在于诗歌。得:获得、拥有。“最”在这里是强调语气词。“在”字是助动词,表示存在关系。“在诗”,就是“在于诗”。

铦(xiān)利锋:锋利的兵器,喻指锐利的思想、见解和才华。《左传·宣公二年》:“郑人相攻以杀直臣申鲜虞,其御弃之而走,曰:‘吾知罪矣,吾见君之怒也;不仁而不武,非勇也。’弗听,及难,以其尸战,曰:‘天乎!余从夫而战也!”‘铦利锋’指锐利的思想和才华。

唱酬(chàng chóu):互相酬答、对唱诗词。黄卷:黄色的卷轴,这里指书信。

如响答深谷:如同回声回应山谷一样,声音清脆悦耳。

王侯:封建统治者。方丈:一丈见方的地方,这里比喻国土。熊掌:珍贵的山珍海味。“我所欲”犹言“我所愿”。“所欲”与“我所欲”语序调换,句意不变。

独馁不得饱:独自挨饿,不能吃饱肚子。

诚服:真诚地服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任淮南节度副使时所作,写于公元83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夏初,诗人赴淮南任节度副使途中所作的一首纪游诗。全诗通过描绘旅途所见景色以及自己的心情来抒发感慨。诗中既写景抒情,又寓含讽谏意味,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