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信州草衣寺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
注释:
- 这首诗描写了信州草衣寺的景色和历史。
- “檐多山鸟啼”:寺庙的屋檐上,山鸟的叫声此起彼伏。
- “山外玉为溪”:山外的溪水清澈如玉。
-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树林似乎在生长,而塔峰则显得更加矮小。
-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许多僧侣归来如同过客一般,一尊佛像已经破损不堪。
- “宴坐当时事,廊碑具刻题”:当年这里曾有人宴坐,廊壁上还有刻有名字的碑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信州草衣寺的描述,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用“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等自然景物描绘了信州草衣寺的周边环境,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塔峰、僧人和佛像的描述,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寺庙的庄严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