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渡遥程,仙山向赤城。
同为忆家者,岂不羡君行。
岁晚梅花白,天寒楚塞清。
野人诗一首,相送莫言轻。

注释:

1 送于君锡节推: 这句是诗人为某位名叫于君锡的节度(官名)送行。锡,一种金属名称,这里用作人名或地名的简称。节度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高级官职,负责地方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相当于现在的省级政府官员。

  1. 历历渡遥程: 这句话表达了对遥远旅程的详细描绘。”历历”意味着清晰、分明,”渡遥程”则表示渡过长距离。

  2. 仙山向赤城: “仙山”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居所,”赤城”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或者是某种特定的地理特征。这里的”向”暗示着方向,表明仙山位于赤城的附近。

  3. 同为忆家者: 此句表达了所有同行的人都怀有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忆家”即怀念家乡,”者”是一个代词,用于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

  4. 岂不羡君行: 这句话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羡慕之情。”岂”是反问语气词,表示疑问;”不羡”意为不羡慕、不嫉妒。

  5. 岁晚梅花白: 描述了年末时分,梅花盛开的景象,白色象征纯洁或高洁,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

  6. 天寒楚塞清: 描述了冬季寒冷且清澈的天空。”天寒”意味着天气严寒,”楚塞”可能指的是楚国的边塞地区,也可能是泛指中国的北方地带。

  7. 野人诗一首: 这一句表明诗人创作了一首诗作为告别之用。”野人”通常指隐居不仕的人,”诗一首”则表示这首诗歌是送给于君锡的。

  8. 相送莫言轻: 最后一句强调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重视和不舍,认为即使只是简单的赠送礼物也显得轻率,强调了这份礼物的意义与重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深厚情感。首句通过“渡遥程”和“仙山向赤城”构建出一幅旅途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同为忆家者”揭示了所有同行者的共同情感——对家的思念。而“岂不羡君行”不仅表现了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岁晚梅花白”与“天寒楚塞清”共同勾画出一幅冬日景象,既点出了时间背景,又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最后一句“相送莫言轻”则以深刻的哲理收束全诗,强调了友情与离别的情感重量,使整首诗显得更加深刻和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