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西风一处愁,又逢鸣雁在沧洲。
芙蓉不分秋萧索,斗拆繁红满树头。
【注释】
沧洲:即沧浪洲,在今江西九江市西。
斗:北斗星。
繁红:盛开的红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以秋风、鸣雁、芙蓉等景物表现秋意和愁绪。全诗语言清丽,风格清新自然,是晚唐绝句中的佳作。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西风”,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第二句“又逢鸣雁在沧洲”,则把读者的视线从“西风”引向沧洲。沧洲,即沧浪洲,在今江西九江市西。这里作者所见到的是秋天的景色:一群鸿鹄排成一行飞来,在水面上投下一片阴影,那影子在水面上荡漾开去,仿佛要投入沧洲的怀抱;而那群鸿鹄又似乎要乘着西风飞回北方去了。这种情景使作者感到无限惆怅。第三句紧承“鸣雁”而来,用“芙蓉不分秋萧索”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芙蓉,指荷花。这句诗说:荷花虽然已经结出了花苞,但还没有开放,它的颜色还是深绿色的,因此还不能分清秋季的萧瑟之气。第四句“斗拆繁红满树头”,是全篇的收结之笔。“斗”,“北斗星”。斗柄已指向秋分,北斗七星的位置也移至正南天空,故称“斗拆”。诗人用“斗折”、“繁红”、“满树头”三个形象的比喻,将一幅秋日黄昏时,天边残星初落、万物凋零的景象描绘出来。
【译文】
又是一阵西风吹过,又是一群大雁飞向沧洲。
芙蓉尚未开花颜色如旧,只有斗柄指向正午太阳才显出秋天萧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