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计笑空疏,清风一草庐。
闲门心迹在,仕籍姓名除。
曲唱贞元后,吟归丙子初。
不言封禅事,谁识病相如。

【注释】

暮秋杂兴:指作者在暮秋时所作之诗。老计,年岁已高。笑空疏,自嘲。清风一草庐,作者的居所。闲门心迹在,指作者在闲居中仍关注政事。仕籍姓名除,作者已经退出仕途。曲唱贞元后,指作者作的《贞元曲》;吟归丙子初,指作者在丙子年所作的诗。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的活动。谁识病相如,以比喻自己。

【赏析】

“老计笑空疏”,写诗人晚年自比为孔子,认为自己虽年老多病但仍关注国家大事,对世事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清风一草庐”写诗人的居处,表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闲门心迹在”,写诗人尽管退居林泉,但心中仍在关注着国家大事。

“仕籍姓名除”是说他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与官场无缘,也无官名可除。

“曲唱贞元后”,写他创作了《贞元曲》。

“吟归丙子初”,写他在丙子年(公元766年)所作的诗。

“不言封禅事”是说他自己不谈论封禅之事。

“谁识病相如”,“谁识”即“何知”,是说谁能了解他的病情呢?“相如”,这里指自己。

【译文】

我虽然年老多病,仍然关注国家大事。

我的居处很清静,像一座茅草屋一样。

退居林泉之后,我的心迹仍在关注着国家大事。

我早已退出了官场,没有官名可除。

我曾创作《贞元曲》,还在丙子年写了诗。

我不谈封禅之事,谁会知道我这个重病之人啊?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作者晚年,诗中流露出一种旷达、淡泊、恬静的生活态度。

首联两句点明自己虽年老多病,但仍关注国家大事。颔联两句表明自己的住所很清静,就像一座草堂一样。颈联两句写自己退居林泉后仍关注国家大事的情况,以及自己已经离开朝廷,没有官名可除。尾联两句表示自己曾创作过《贞元曲》并在丙子年写过诗,还表示自己不谈封禅之事,谁又知道这个重病之人呢?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及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