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木落欲何归,渺渺黄尘污客衣。
自叹冯唐今已老,世无刘表孰堪依。
炉中丹火工夫浅,篱下文章气焰微。
幸识贞元旧朝士,钱塘江上语残晖。
【注释】
- 六和塔:在浙江杭州。陈右司:即陈子良,南朝陈朝的文学家、大臣。冯唐:汉代人,曾向文帝推荐李广之才,但未能任用。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刘备曾依附于他。
- 空山木落:山中树木凋零。欲何归:想往何处去呢?渺渺黄尘:茫茫的尘土。客衣:外乡人的衣裳。
- 自叹冯唐今已老:感叹自己像汉文帝时期的冯唐一样年纪大了,不能再有所作为。冯唐:汉代人,曾经给文帝推荐过李广,但是没有能被重用。
- 世无刘表孰堪依:世间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刘表:东汉末年的荆州牧,刘备曾依附于他。
- 炉中丹火工夫浅:指炼丹的火候不够深。丹火:指炼丹用的火。
- 篱下文章气焰微:指隐居生活缺乏文采。篱下: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 幸识贞元旧朝士:有幸认识我这样一位在贞元年间的朝廷旧臣。
- 钱塘江上语残晖:在钱塘江边与夕阳作别。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六和塔访陈右司时的情景。全诗以“空山木落”开头,表现了一种孤独凄凉的心情;然后诗人又通过对自己岁月已高、无所作为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叹,进一步渲染了自己的悲凉心情;接着诗人又通过对自己隐居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才华未得以发挥的无奈,进一步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最后,诗人又通过对自己的身世遭遇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