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亭后圃号清轩,非逐豪华效兔园。
入座馨香惟蕙草,照窗清浅只池源。
暂来自怪尘埃远,竟日原无鸟雀喧。
况是绕垣多翠竹,春风次第长龙孙。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王氏清轩的幽雅环境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我们来看第一句:“开亭后圃号清轩,非逐豪华效兔园。”这里,“清轩”指的是王氏家的清幽雅致的书房或庭院,“开亭后圃”形容其环境优美。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并非追逐世俗的豪华生活,而是追求一种清幽、宁静的生活境界,这与“兔子园”形成鲜明对比。兔子园是古代贵族子弟游乐之地,往往与奢华、放纵相联系,而诗人显然不愿效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荣华的不屑一顾。
第二句:“入座馨香惟蕙草,照窗清浅只池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氏清轩的环境特色。诗人以“馨香”形容入座时感受到的芬芳,暗示着周围有蕙草等植物的香气;“池源”则指照窗所见之水的清澈,如同源头一般纯净。这里的“惟”和“只”分别强调了数量的稀少和范围的广泛,使得整个场景更加清新宜人。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宁静、清新的自然景象,远离尘嚣,与世隔绝。
第三句:“暂来自怪尘埃远,竟日原无鸟雀喧。”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暂时来到这个环境时的感慨。他发现这里的尘埃似乎都远离了,鸟儿和虫儿也很少鸣叫。这种反差让人感到惊讶。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环境的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和愉悦。
最后一句:“况是绕垣多翠竹,春风次第长龙孙。”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美好。诗人用翠竹来点缀周围的环境,使其更加生机勃勃;“龙孙”则是指竹子上新发的嫩芽,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王氏清轩的美丽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王氏清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