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恶乡人僻,风波世路常。
棘薪今合重,瓜蔓昔还伤。
颊舌知无补,丝桐或可量。
未教轻割席,庶复许升堂。

【注释】

好:喜好。恶:讨厌。乡人僻:家乡的亲人。风波世路常:指仕途中的种种变故和艰难。棘薪今合重,瓜蔓昔还伤:棘木是硬木材,用它做的柴火现在很重;瓜蔓是藤蔓植物,过去曾经伤害过人。比喻对亲朋有恩德,但因时势变化而遭祸害。颊舌知无补,丝桐或可量:颊(同“颊”,面颊)舌是口的两侧,这里泛指人的言辞;丝桐是古乐器名,这里是借指琴瑟之类的乐器。这里说,即使没有言语能够劝慰别人,也还可以凭借音乐来安慰他们。未教轻割席,庶复许升堂:没有让你轻率地放弃学业,或许还能重新回到学堂去。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正客居洛阳。这首诗是写给焦公泽的。诗中的焦公泽是一位很有才学、品行高尚的人。

首联两句,写自己不喜与乡里亲朋来往,认为他们都是些喜欢趋炎附势、趋利避害之徒。“风波世路”四字,暗含了诗人自己的遭遇,表现了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的感慨。

颔联两句,诗人用“棘薪”喻亲朋,以“合重”说明他们对自己有恩德,而“犹伤”则表明自己对他们也有怨恨。“犹伤”二字,既表明了自己对亲朋仍有感情,又表达了自己对亲朋的憎恶之情。

颈联两句,诗人用“颊舌”喻自己的言辞,用“丝桐”喻音乐,表示自己虽有才华,但因时势变迁、人事更迭而遭逢坎坷。“或可量”三字,既表现出诗人在政治舞台上受挫后的无奈情绪,又表明了诗人并未完全失去信心。

诗人以“割席”比喻自己与焦公泽之间的友情已经破裂,以“许升堂”比喻自己在官场上的失意已无法挽回。“庶复许升堂”,既是对自己前途的悲叹,又是对焦公泽的宽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