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天上来,一曲一千里。
冯夷值海若,反顾忘秋水。
通川不足多,支流宁复纪。
大朴久已丧,群言乱如麻。
儒墨及刑名,交流自名家。
曲士殉所察,纷纷摘其华。
伯阳究宗本,为言天地初。
蟪蛄惊春秋,格言落玄虚。
华颠困章句,强识家人书。

【注释】

黄河:指黄河水系。冯夷,河神名。“海若”,神话中的海洋之神。反顾:回头看。通川,大川。不足多,不值得说很多。支流:小河。大朴,最原始的质朴。丧,丧失。群言,众口。乱如麻:像乱麻似的。曲士,迂腐的人。殉,为……所驱使。大禹究宗本,为言天地初。蟪蛄,即寒蝉,春秋时生活在树上的一种蝉。格言,精微的道理。玄虚,玄妙。华颠,头和发颠,指年老。章句,文章辞句。强识家人书:勉强记住《家》、《诗》等书中的话。

【赏析】

此诗是咏叹自然与人事的变迁。前四首写黄河源远流长,后八首写世道人心的变化。全诗用典较多,但都切合实际,语言流畅自然。

首联“黄河天上来,一曲一千里。”写黄河源头之高,水流之阔。天而来,意谓黄河之源在天上。一曲,指河流弯弯曲曲;千里,指河流之长。黄河源头遥远,水流不息。

颔联“冯夷值海若,反顾忘秋水。”写冯夷驾舟于海,而忘怀于秋天的水边景色。冯夷,河神。海若,海神。冯夷乘舟泛于大海之上,忘却了秋天水边的风景。诗人以冯夷、海若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悟。

颈联“通川不足多,支流宁复纪。”写江河虽多,但只有一条主干最为重要。诗人认为世间万物虽然繁多,但真正值得称道的只有一条主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即事物虽有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核心。

尾联“大朴久已丧,群言乱如麻。”写社会风气败坏,人们的言论纷乱。大朴,指最原始的自然状态。群言,众人的议论。诗人认为社会的自然状态已经被破坏,人们的言行也变得复杂混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和不满。

中间四句写世态人情的变迁。首联“儒墨及刑名,交流自名家。”写学术界的纷争不断,各家学说互相较量。儒墨,儒家和墨家。刑名,指刑法和名分。名家,指名家学派。这些学派之间相互竞争,各自标榜自己的理论。尾联“曲士殉所察,纷纷摘其华。”写那些追求名利的读书人,只关心自己的得失,不顾大局。曲士,指那些追求名利的读书人。殉所察,指为了追求名利而舍弃自己的本性。纷纷摘其华,指他们只顾自己的名利,而不顾及国家民族的命运。

中四联主要写世道人心的变迁。首联“伯阳究宗本,为言天地初。”写老子探究万物的本源,主张“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他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求功利。尾联“华颠困章句,强识家人书。”写有些人只知道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懂得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只是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却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黄河之源、江河之流、学术之争以及世道人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世道人心的担忧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