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近沧浪水,堂深泰华莲。
光芒珠一粟,相貌佛诸天。
树老半无叶,僧闲谁问禅。
雨旸须大士,泽国屡丰年。

慈感寺

慈感寺: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是当时江南地区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该诗以慈感寺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美景和僧人生活的赞美之情。

门近沧浪水,堂深泰华莲。

沧浪水:指宁波的古称“鄞”,即现在的宁波市。沧浪水是宁波的母亲河,也是慈感寺的所在地。泰华莲:指宁波的特产“慈溪藕”,又名“泰华莲”或“泰华藕”。

光芒珠一粟,相貌佛诸天。

光芒珠一粟:形容慈感寺建筑的精致和美丽,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水面上,熠熠生辉。相貌佛诸天:形容慈感寺内佛像众多,宛如天界的神仙降临人间。

树老半无叶,僧闲谁问禅。

树老半无叶:形容寺庙周围的树木已经生长了很长时间,但仍然保持着苍翠的状态。树老半无叶,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僧闲谁问禅:形容寺庙里的僧人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

雨旸须大士,泽国屡丰年。

雨旸须大士:指慈感寺所在的地区气候适宜,雨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大士:指观音菩萨,象征着慈悲与智慧。泽国屡丰年:形容宁波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粮食丰收。泽国:指肥沃的土地,比喻宁波是一个富饶之地。屡丰年:形容该地区农业连续多年获得丰收。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慈感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寺庙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佛法的信仰。诗中的“沧浪水”、“泰华莲”等词汇,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而且富有诗意,使整首诗更加优美动人。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