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埋荒草,浮屠出近郊。
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
地僻钟鱼响,庭空燕雀巢。
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野寺埋荒草,浮屠出近郊。

  • 解释:这两句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寺庙被野草掩埋,而不远处的佛塔则显得格外醒目。
  • 注释:岘山塔院,指位于岘山上的寺庙与塔院。岘山是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其周边环境自然也颇具特色。

2. 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

  • 解释:描述了寺庙周围松树的声音和竹子的影子在旗杆上交织的情景。
  • 注释:葆乐,即“葆”,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松声悠扬。旗梢,即旗杆顶端,形象描绘了竹影随风摇曳的景象。

3. 地僻钟鱼响,庭空燕雀巢。

  • 解释:描绘了寺庙地处偏远之地,常有钟声传来;庭院空旷,没有燕子筑巢的景象。
  • 注释:钟鱼响,指寺庙中经常敲钟,声音传至远处的鱼塘。庭空燕雀巢,形容寺院周围的环境清幽,没有鸟儿筑巢的迹象。

4. 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

  • 解释:描写了远方山崖断裂处流淌的溪水,以及隐约可见的山坳景致。
  • 注释:断崖流涧远,描绘了山崖因地势险峻而形成的独特景象,溪流在高处流淌而下,给人一种深远、静谧的感觉。隐隐下山坳,形容从远处看,山坳隐现于山峰之间,如同隐藏在云雾之中一般,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诗意。

译文

野寺埋荒草,浮屠出近郊。
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
地僻钟鱼响,庭空燕雀巢。
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世界。开篇以“野寺埋荒草”开篇,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宁静的自然景观,引人遐想。接着,“浮屠出近郊”又为读者揭示了这座寺庙与世俗的隔离,更显其独特之处。接下来的每一句都通过具体的画面和声音来展现这个场景的特点,如“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不仅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些自然元素的存在,还能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和谐与美好。

诗的最后两句“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则进一步拓展了这个场景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中。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致描绘,成功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使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