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注释】
1.高庙:指汉武帝。
2.董仲舒推说其意:指董仲舒推说灾变是天意,用来说明政治上的失误。
3.稿未上:指奏疏还未送上。
4.主父偃:人名,西汉初年大臣。
5.私见:暗中相见。
6.嫉之:嫉妒。
7.窃其书而奏焉:偷偷地抄录了奏疏呈上。
8.上召视诸儒:文帝召见博士、儒生等商议对策。
9.吕步舒:人名,西汉初年的司法官。
10.大愚:极愚蠢的。
11.下仲舒(jūshū):判仲舒入狱。
12.当死:该处死。
13.诏(zhào)赦:皇帝下诏赦免。
14.老学推占后:以《易经》推占灾变发生在以后。
15.奸人:指主父偃等人。
16.娼嫉:嫉妒。
17.怀私真诡计:心中打着小算盘,想用欺骗手段。
18.候见:伺机相见。
19.成书:写成奏疏。
20.猛欲挤贤辙:想要把贤能之人挤走。
21.宁思戒覆车:想到前人的失败,不自取灭亡。
22.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哪想到自己一转身回头,已被杀害在诛锄之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叙事,中两句抒情,后两句议论,脉络清晰,前后照应。首联叙事:“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诗人首先叙述了高庙发生灾变时,董仲舒推说灾异是天意,来说明政治上的失误,而主父偃则暗中见到他并嫉恨他,窃取了他所写的奏章,呈献给皇上。次联抒情:“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诗人接着抒写了自己对于当时的政治现象的看法,认为那些奸邪的人,总是喜欢在背后诽谤贤能的人,他们的行为就像妓女一样,总是喜欢在背后妒嫉美貌的女子。第三联议论:“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诗人最后对这种奸邪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指出他们心怀私念,玩弄阴谋诡计,等待机会就窃取贤能之人的奏章,然后呈给皇上,企图把贤能之人挤出朝廷。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前车之鉴,不懂得“猛欲挤贤辙”的下场是多么惨痛。最后一句:“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诗人最后感叹道:“哪知道自己一回首,就被杀害在诛锄之下。”表达了对奸邪小人的愤慨和对贤能之人的同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