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
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卞山石林

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悬岩树挂藤。

支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物是人非旧:景物依旧,但人事已非,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2. 堂空语不应:原本应该在的地方,现在却空无一人,无人应答,表达了失落和寂寥。
  3. 千重云夭矫:形容云层厚重且变化多端,犹如舞动的彩带。
  4. 百态玉崚嶒:形容岩石形态各异,宛如美玉雕琢而成。
  5. 断壁苔封径:描述断壁残垣旁生长着苔藓,象征着荒凉与衰败。
  6. 悬岩树挂藤:描绘了悬崖上树木攀附,如同挂在悬崖边的藤萝,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惊险感。
  7. 支颐重觅日:形容一个人依靠手支撑头颈,努力寻找太阳,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卞山石林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物是人非旧”直接点明时间的变化和景物的依旧,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对过去的思考。接下来的“堂空语不应”进一步强调了人去楼空的孤独和失落感。第三句“千重云夭矫”和第四句“百态玉崚嶒”分别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空和岩石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多变。最后两句“断壁苔封径”和“悬岩树挂藤”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厚。最后一句“支颐重觅日”则巧妙地将诗人的动作和情感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卞山石林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