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了不按春光,江路欣看得海棠。
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
蜀花但斗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
行客纷纷正寥落,为渠著语快飞觞。
注释:
江行了不按春光,江路欣看得海棠。
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
蜀花但斗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
行客纷纷正寥落,为渠著语快飞觞。
赏析:
《海棠》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一首咏史词。上阕写海棠盛开之景,下阕写观花之趣。全词以海棠为中心意象,通过写花、赏花、惜花来寄托词人的志向和情怀。
首句“江行了不按春光”,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图。作者在春天的江畔漫步,看到满眼的花红柳绿,心中不禁涌起了对春光的喜悦之情。然而,他并未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而是继续前行,不为春光所动。这种超脱的心态,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独立人格。
第二句“江路欣看得海棠”。“欣”字表现出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豁达与开朗。他在欣赏海棠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里的“看”字,既指观赏海棠的美丽,也隐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与体验。
第三句“浅蘸深红丛蓓蕾,细开浓白巧梳妆”。这两句诗通过对海棠花朵形状和颜色的描绘,将海棠描绘得生动活泼,如同一位娇艳欲滴的女子般令人陶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在这里,“浅”、“深红”等词语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加立体而富有层次感。
第四句“蜀花但斗胭脂湿,荆种新傅腻粉香”。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蜀地的海棠与荆地的海棠进行比较。前者虽然不如后者娇艳动人,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后者虽然香气扑鼻,但却显得过于浓烈。这样的对比,既表现了两种海棠的不同特点,又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里,“但”字的使用,使得整句话更加简洁有力。
第五句“行客纷纷正寥落,为渠著语快飞觞”。这句诗通过描写游客们纷纷离去的情景,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然而,作者却用“为渠著语”的方式,巧妙地将离别转化为欢聚,为即将离去的人送上祝福与期望。这里的“飞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畅饮庆祝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海棠》通过对海棠的描绘和抒情,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独立人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