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风挟雨到苏州,赢得樯乌半日留。
岂是甘棠无剪伐,浪持使节几经由。
群观底事多耆老,一笑犹能认故侯。
回首齐云旧游处,西山端欲送行舟。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年间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姑苏(今苏州)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姑苏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首句“冲风挟雨到苏州”,描绘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的情景。冲风、挟雨,暗示着诗人当时的心情可能是忧郁或感慨的。而“到苏州”则表明了诗人已经到达目的地,开始游览这座城市。

第二句“赢得樯乌半日留”,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虽然天气不佳,但是他却能在船上待上半天,这显然是因为他看到了很多值得留连的东西。这里的“樯乌”指的是船夫,他们用歌声来吸引游客。

第三句“岂是甘棠无剪伐,浪持使节几经由”,则是对第二句的进一步解释。诗人认为,他之所以能在船上待这么久,并不是因为天气不好,而是因为他发现了一些美好的事物,这些事物值得他去欣赏和留恋。同时,他也意识到,他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也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了解这些美好的事物。

第四句“群观底事多耆老,一笑犹能认故侯”,则是在赞美姑苏的美丽。诗人观察到一群老人在这里游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说明这个地方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够让人忘却岁月的沧桑,重拾青春的记忆。而“一笑犹能认故侯”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魅力,它能够让人们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受到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一句“回首齐云旧游处,西山端欲送行舟”,则是在告别这个地方之前的最后一刻。诗人回首望去,发现那里曾经是他游玩过的地方,现在却要离开这里去追寻其他的梦想了。然而,当他看到那连绵起伏的西山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舍之情。他想象着自己乘坐船只离去时,那些熟悉的景物仿佛也在为他送行。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美景的描绘和对老人、故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