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
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百丈山》。

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

百丈山
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怀恋,千山远梦残。
惟愁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注释:

  • “复岭”:多重的山峰。
  • “逾崷崒”:越过陡峭高峻的山峰。
  • “层崖”:层层叠叠的山崖。
  • “屈盘”:曲折盘旋。
  • “幽谷面”:在山谷中。
  • “路指白云端”:道路伸向天空。
  • “树老苍天骨”:树木因年岁而变得苍老,树干像骨骼一样突出。
  • “蓝凝上帝冠”:蓝色的云彩凝聚成皇帝的冠冕。
  • “石屏”:石头屏风。
  • “秋已冻”:秋天已经结冰。
  • “板屋”:用木板搭建的房子。
  • “三宿”:连续住三晚。
  • “孤怀恋”:孤独的心情依恋。
  • “梦残”:梦中的景象已经残缺不全。
  • “惟愁钟动晓”:只有担心早晨的钟声将我唤醒。
  • “西下”:向西行进。

赏析:

《百丈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相结合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百丈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首两联通过“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等词,形象地描绘了百丈山的雄伟与险峻,给人一种震撼的感受。接着,第三联则通过对树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流转、生命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如“孤怀恋”、“梦残”,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思念。最后两句,则以对未来的担忧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未知命运的无奈和焦虑。

《百丈山》通过山水的自然美和人的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诗歌追求意境、抒发情感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