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天传自昔,万古一澄清。
月耿光犹烂,风号势欲倾。
滔滔原不竭,漠漠却无声。
便欲乘槎去,临风试濯缨。
渡江
浮天传自昔,万古一澄清。
月耿光犹烂,风号势欲倾。
滔滔原不竭,漠漠却无声。
便欲乘槎去,临风试濯缨。
注释:
- 浮天传自昔:浮天,比喻江水流动的样子如同天空一般无边无际。自昔,自古以来。
- 万古一澄清:万古,形容时间久远。一,全部。澄清,清澈透明。整句意为江河之水自古以来一直清澈透明如一。
- 月耿光犹烂:耿,明亮。光犹烂,形容月亮明亮如常。整句意为月光依旧明亮如故。
- 风号势欲倾:风号,指狂风呼啸。势欲倾,形容风势猛烈到几乎要倒过来倾斜的程度。整句意为风势强烈到几乎要倒转过来吹向岸边。
- 滔滔原不竭:滔滔,形容河水滚滚流淌。原,本来。不竭,永远不停息。整句意为原本不断流淌的河水。
- 漠漠却无声:漠漠,形容水雾蒙蒙一片。却无声,虽然有水雾但声音却很微弱,听不到声响。整句意为虽然有水雾但却听不到声音。
- 便欲乘槎去:乘槎,指坐船。槎,木筏或小船。整句意为想要乘坐小舟去尝试一下。
- 临风试濯缨:临风,面对风。试濯缨,意即将洗帽缨。整句意为在风中试着清洗帽子上的缨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渡江时所见江水的景色和感受。首句“浮天传自昔,万古一澄清”通过描绘江水波涛汹涌的景象,传达出江河之水的永恒与清澈;次句“月耿光犹烂,风号势欲倾”则通过描写月亮明亮和狂风呼啸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狂野;第三句“滔滔原不竭,漠漠却无声”描绘了江水滚滚流淌和水雾弥漫的场景,展现了江水的源远流长与寂静无声;最后两句“便欲乘槎去,临风试濯缨”表达了作者想要乘船渡过江河,并在风中洗涤冠缨的愿望,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