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东北燕山前,翁仲遗墟几百年。
时有吴人来问隐,不知唐树已啼鹃。
山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厚夜肯教黄壤晓,悲风偏动夕阳天。
这首诗描述了袁宣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以及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情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唐隐士袁宣墓 - 这首诗是诗人对袁宣墓地的描述,袁宣是唐代的隐士,他的墓地位于茅山东北的燕山前。
翁仲遗墟几百年 - 这里的“翁仲”指的是古代的战士,而“遗墟”则是指战场遗址。诗人提到这里已经有几百年的无人问津了。
时有吴人来问隐 - 虽然这个地方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但偶尔还是会有来自吴地(今江苏省一带)的人来这里寻找隐士的痕迹,询问关于袁宣的故事。
不知唐树已啼鹃 - 这里的“唐树”可能指的是在袁宣墓附近的古木,而这些古木上的杜鹃鸟已经开始啼叫,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位著名的隐士。
山童解指看碑路 - 这里的“山童”指的是当地的山民,他们能够识别出通往袁宣墓的道路。而“解指”则是指他们能够熟练地辨认道路。
野衲分耕祭墓田 - 这里的“野衲”可能指的是一些没有固定职业的农民或者僧人,他们在这里共同耕作,为袁宣的墓地祈福。
厚夜肯教黄壤晓 - 这里的“厚夜”可能指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而“黄壤”则是指土地。诗句的意思是说,即使在这样的夜晚,这片土地也不会被打扰。
悲风偏动夕阳天 - 这里的“悲风”可能是指秋风,而“夕阳天”则是指落日的余晖。诗句的意思是说,即使在这样的日子里,这片土地也依然保持着宁静和祥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袁宣墓地的描述,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感情,他希望这片土地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宁静和祥和,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