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积香梢径路幽。
午夜鹤翻松顶露,道人睡觉满天秋。

万寿观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积香梢径路幽。

午夜鹤翻松顶露,道人睡觉满天秋。

注释:

  1. 万寿观:即指观内的建筑、景观等。
  2. 石林:指万寿观内的岩石景观。
  3. 和月:与月光相和。
  4. 一点红尘:指世俗的尘世。
  5. 青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可能是指使者或信使。
  6. 金母:道教中对天帝母亲的尊称,这里可能是指天界中的神仙。
  7. 彩鸾:传说中五彩祥云所化的鸟,这里可能是指仙境中的生物。
  8. 苔:植物的一种,长在石头上。
  9. 松积香梢径路幽:形容万寿观内松树茂密,香气四溢,小路幽深。
  10. 午夜:深夜。
  11. 鹤翻松顶露:指半夜时分,一只鹤飞过松树,露出头来沾湿了松枝上的露水。
  12. 道人:道士的别称。
  13. 满天秋:整个天空都显得秋天一样。

赏析:
这首《万寿观》是一首描绘道家胜景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石林和月亮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净、神秘、幽深的道家胜地。诗中的“一点红尘不许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红尘的超脱,认为只有远离尘世,才能达到真正的清净。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万寿观内的自然景色和道士的生活状态。如“苔铺翠点仙桥滑”,“彩鸾应返玉皇楼”,“午夜鹤翻松顶露”,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万寿观的自然美景和道士的生活情趣。其中“青鸟岂传金母信”可能是诗人对于道教神仙传说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万寿观的自然景色和道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