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风流尽,乡枌孰表仪。
如公又凋谢,末俗恐浇漓。
幼学皆真践,濒危属近思。
端为吾道恸,不但哭吾私。

【注释】

前辈:指作者的同辈。

乡枌:故乡。枌,树名。

真践:真实实践。

末俗:社会风俗。

浇漓:败坏。

幼学:少年时代的同学。

属:归附。

端:全部,全然。

道:这里指儒家的道德准则。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不满之情。全诗感情真挚,语言简练,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诗。

首联写诗人对故人的缅怀,“尽”字表现了诗人对故人风流才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出诗人自己才华被埋没的遗憾。“孰表仪”,意思是谁还能像故人一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华呢?这里的“表仪”指的是榜样、典范。

颔联直接点明题意,抒发诗人对故人凋谢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俗的现状。这里的“凋谢”指的是故人去世,“浇漓”指的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诗人用“恐”字表达出他对这种世风的担忧和不满,也表达了他对故人逝去的悲痛之情。

颈联通过回忆故人的少年时期,表达了对故人的敬仰之情。诗人说:“幼学皆真践”,意思是我们年轻时都曾真正地践行过儒家的道德准则;“濒危属近思”,意思是我们在面临困境时都会想到要回归正道。这里的“真践”和“近思”都是形容故人的品质和智慧。

尾联则是诗人对这首诗的总结和升华。他表示,他之所以痛哭,是因为这不仅是为了悼念自己的故人,更是为了悼念整个时代的人们,他们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儒家的道德准则。这里的“恸”指的是极度悲伤,“公”指的是故人,“吾道”指的是儒家的道德准则。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社会风俗的不满和批评,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