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看花眼,萧然绿暗村。
贫来疑笔砚,老去信乾坤。
日澹树无影,潮回草有痕。
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

暮春山行

不具看花眼,萧然绿暗村。

贫来疑笔砚,老去信乾坤。

日澹树无影,潮回草有痕。

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

注释:

  • 不具看花眼:没有心思欣赏花的美丽。
  • 萧然绿暗村:形容山村景色荒凉、阴暗。
  • 贫来疑笔砚:指贫困之时,连笔墨纸砚都显得珍贵。
  • 老去信乾坤:形容年老体弱时,对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锐。
  • 日澹树无影:太阳光线很淡,以至于树木的影子都消失不见。
  • 潮回草有痕:潮水退去后,草地留下了痕迹。
  • 诗成鸥没处:指写作的诗歌最终找不到归宿,就像海鸥消失在了远方。
  • 鸦外又黄昏:在乌鸦飞过的傍晚时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山中行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从“不具看花眼”开始,诗人就流露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淡漠态度,这种心态随着诗句的深入而愈发明显。接着,通过“萧然绿暗村”和“贫来疑笔砚”两个意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困顿,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艰辛的认识。

随后几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山村景象。“日澹树无影”表现了阳光不足时,树木几乎完全被遮挡的情况,而“潮回草有痕”则描绘了潮水退去后,草地上留下的湿润痕迹。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既展示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观察力。

“诗成鸥没处,鸦外又黄昏”,诗人用海鸥和乌鸦作为隐喻,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心境的转变和成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