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徵君真逸居,有台可钓傍渔矶。
志高不在鱼吞饵,回笑荥阳血染衣。

注释:

  1. 东有徵君真逸居:东面有你这位贤明的君王,真是隐居的高人。徵君,指古代的一种官职或封号,此处是对你的一种尊称。
  2. 有台可钓傍渔矶:有一座可以钓鱼的平台,靠近渔民捕鱼的地方。
  3. 志高不在鱼吞饵:志向高远的人,不会像鱼那样被鱼饵吸引。
  4. 回笑荥阳血染衣:转身笑着,就像荥阳人血染的战袍一样鲜艳。荥阳,地名,指代战斗激烈的战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隐士的赞美和怀念。诗人通过描绘这位隐士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首联“东有徵君真逸居”,诗人以“东有徵君”开篇,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徵君”是对隐士的尊称,表示他是一位贤明的领袖或君主。接着,诗人用“真逸居”来形容他的居住环境,突出了他的超凡脱俗和远离尘世的特点。
    颔联“有台可钓傍渔矶”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这里有一座可以钓鱼的平台,靠近渔民捕鱼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既适合隐居生活,又能让隐士有机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颈联“志高不在鱼吞饵”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士志向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智者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品质。这里的“志高”可以理解为隐士的高洁品质和高尚情操,而“鱼吞饵”则比喻那些被外界诱惑而迷失方向的人。
    尾联“回笑荥阳血染衣”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崇敬之情。他认为隐士的生活如同战场上的战斗一样激烈而充满艰辛,但他却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里用“荥阳”来象征战争,表示隐士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却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战胜这些困难。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和对其性格、志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和对隐士精神的推崇。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那个时代社会背景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