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闲。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 这首诗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在完成劝农活动后,心情愉快地登上了山。”劝农事”指的是农业方面的事务或工作。”云毕”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已完成。”晴日”表示天气晴朗。

  2.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闲。 - 第二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诗人坐在高处(”山高翠微上”),可以看到山下的人烟和环境显得非常悠闲。

  3.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 第三句通过比喻,将”天目山”比作一位有修长眉毛的女子,而”洞庭湖”则没有汹涌的波浪。这里可能是在用自然景观来象征不同的情感状态或地理特征。

  4.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 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田野的景色,如同精心绘制的地图一样清晰可见。”布谷鸟”是春天常见的鸟类,其叫声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农田的繁忙。

  5.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 第五句继续描述乡村的美丽景色,每户人家门前都有盛开的花朵和柳树,流水潺潺伴随着春风。

  6.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 第六句表现了诗人在泉水边行走时的感受,仿佛手中握着一个碧绿色的盒子,里面流出的是潺潺的溪水声。

  7.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 第七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想象中听到的读书声仍在树林中回响。

  8.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 第八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某种难以再得的体验的感慨,可能是指某种美好时光或经历,而他现在无法再次拥有。

  9.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 第九句提到了苏轼的词句,可能在月光下吟诵苏轼的词句,感受那份古典文学的魅力。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田野、村庄以及读书声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美景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