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陶潜宅,兴亡炀帝堤。
窗扉容点缀,原野自高低。
地迥栖难稳,风高去易迷。
颠忙能几日,萍满水东西。

【注】《杨花二首其一》:“出自陶潜宅,兴亡炀帝堤。窗扉容点缀,原野自高低。地迥栖难稳,风高去易迷。颠忙能几日,萍满水东西。”

杨花出自陶渊明的居所;兴亡之事是隋炀帝大建离宫,导致民不聊生。

译文:
杨柳枝条上飘落着柳絮,那是陶渊明居住过的地方。隋炀帝在江都修建了大行宫,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因此灭亡。如今,这柳树枝头也飘落着柳絮,它们曾经属于陶渊明,如今却属于我。然而,我无法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飞絮在空中飘舞。原野上,柳树高低不一,就像人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变化。

注释:
出处:出自。
陶潜:指陶渊明,一位著名的诗人。
宅:这里指的是陶渊明的居所。
兴亡:这里的“兴”是指繁荣兴盛,“亡”是指衰败灭亡。
炀帝:指隋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因其穷奢极欲导致民不聊生而闻名。
堤:这里指的是大运河上的堤坝,隋炀帝为了修大运河而下令开凿河渠。
窗扉:指窗户。
点缀:指装饰、点缀。
原野:广阔的原野。
地迥:指地势险峻或远离尘世。
栖难稳:指在高处的栖息难以稳定。
风高:指风势强劲。
去易迷:指随风而去容易迷失方向。
颠忙:形容忙碌至极。
几日:表示时间很短。
萍满: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水东西:指随波逐流,四处漂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杨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借杨花之飘零,隐喻了自己身世飘零、无处安身的处境。同时,通过对杨花飘落的景象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