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真秦赘,清时谢楚狂。
斑衣辞故国,青佩久殊方。
世俗蛮争触,余生谷似臧。
正须逃姓字,毋使异庚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大意;然后仔细阅读题目中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结合注释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
(1)“远客真秦赘,清时谢楚狂。”诗人以“远客”自称,表明自己远离家乡,寄身他乡。说自己“真秦赘”,意即像赘婿一样,寄居在异乡。“清时”是指清明的政治时代,诗人以“谢楚狂”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2)“斑衣辞故国,青佩久殊方。”诗人身穿斑衣,告别故国;佩戴青佩,久别他方。两句写出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凄然情景。
(3)“世俗蛮争触,余生谷似臧。”这两句写出了世态炎凉。世俗中人们为了争夺权力、地位而不择手段,与前人所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诗人则认为只有像孔子一样隐居于山林,像颜回一样守着清贫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
(4)“正须逃姓字,毋使异庚桑。”这里说诗人要逃离自己的姓氏,不要成为别人讥笑的对象。“庚桑”是《庄子》中的一段寓言,意思是说:“庚桑楚(人名)去楚国的时候,有人问他:‘你到哪里去?’庚桑楚说:‘我要到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去住。’”诗人以此表示自己要避开尘嚣,保持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