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冲浪去,羸马傍城行。
飘泊伤春绪,艰难作吏情。
岂无贤者乐,亦有圣人清。
莫继兰亭会,愁连曲水生。

诗句释义:

  1. “扁舟冲浪去” - 描述诗人乘坐小船在波浪中前行的情景,象征着诗人面对生活的波折和挑战。

  2. “羸马傍城行” - 使用“羸马”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身体状况或精神状态不佳,需要照顾,而“傍城行”则表达了诗人行走于城市的艰辛和不易。

  3. “飘泊伤春绪” - 描述了诗人因漂泊在外而感到悲伤和孤独,春天的意境被用于抒发诗人的忧愁之情。

  4. “艰难作吏情” - 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体现了他在官场上的辛酸与不易。

  5. “岂无贤者乐” - 表示诗人并不否认有贤明之人能够享受快乐生活,但强调了自身的困境,暗示自己的境遇与这些贤者不同。

  6. “亦有圣人清” - 指出即使环境艰难,也有如圣人般的人保持清高节操,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自我期许。

  7. “莫继兰亭会” - “兰亭会”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的聚会,这里诗人用以避免参加这样的社交活动来表达自己不愿参与功名利禄的交往。

  8. “愁连曲水生” - “曲水”在古代是指河流弯曲的地方,诗人通过提及曲水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忧愁,同时也可能暗指与政治斗争的关联。

    译文:

    扁舟冲浪向前行,瘦弱的马儿傍着城墙走。
    漂泊中感伤春天的到来,仕途艰难令人心生烦恼。
    难道没有聪明人能寻得乐趣,也有圣人保持着清廉。
    不要效仿古人在兰亭聚会的快乐,忧愁连绵不断让人心烦意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句中的“扁舟冲浪去”和“羸马傍城行”构建了一种动态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身不由己、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第二句的“飘泊伤春绪”和第三句的“艰难作吏情”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然而,尽管环境艰苦,第四句的“岂无贤者乐”却透露出诗人对有志之士的敬佩,以及对那些能在困境中找到乐趣的人的羡慕。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从个人的苦闷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再到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构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最后一句“莫继兰亭会,愁连曲水生”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避开名利场的社交活动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抱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