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千里可宵行,正是邻邦道路平。
谕蜀昔传司马檄,备吴今罢亚夫营。
阴云扫地千林出,晓月凌空万骑迎。
缓带驿亭留险语,春雷端使蛰虫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判断正误即可。本诗为一首七言律诗,首句是倒装句式。第二句点明夜行的原因。第三句用典,说明司马相如出使南越国时路过蜀地,向汉武帝上书说动武帝,征召他入朝做官的事。第四句写吴起被免除职务,不再带兵出征。第五、六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卷。第七、八两句写诗人在驿亭中停留,听到春雷,使蛰虫惊起,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之情。
【答案】
译文:
畏途千里可宵行,正是邻邦道路平。
谕蜀昔传司马檄,备吴今罢亚夫营。
阴云扫地千林出,晓月凌空万骑迎。
缓带驿亭留险语,春雷端使蛰虫惊。
注释:
①“畏途”:指长途跋涉。②“夜路”:指夜间行走的道路。③“邻邦道”:指邻近的国家的道路。④“司马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派司马相如为使者,出使南越国,曾向武帝上书说动武帝,征召他入朝做官的事。故称司马檄。⑤“亚夫营”:指吴起被免除职务,不再带兵出征。⑥“阴云”:指夜晚的云。⑦“林”:树林。⑧“凌”:冲破的意思。⑨“缓带”:指宽衣解带。驿亭: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场所。⑩“险语”:指危险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