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名颜乐枕高山,自有行藏远契颜。
玉陛不求千载遇,荜门赢得一生闲。
箪瓢陋巷堪游衍,富贵浮云任往还。
更续洛川求所学,会传馀论落人间。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陈献章。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与王阳明齐名,被后世尊为“南陈北王”。陈献章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

下面逐句释义:

第一句:“亭名颜乐枕高山,自有行藏远契颜。”

译文
这座名为“颜乐”的亭子坐落在高山之上,它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贤人颜回的故事,寓意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注释

  • 颜乐:古代贤人颜回的故事。
  • 枕高山:比喻亭子坐落在高山上。
  • 行藏:指个人的德行和行为。
  • 远契:远大志向。
  • 颜:这里指颜回,即孔子的学生之一。

第二句:“玉陛不求千载遇,荜门赢得一生闲。”

译文
我不需要在千年之后才遇到一位明君来赏识我,只需要在简陋的小屋里过着平静自在的生活。
注释

  • 玉陛:指高官显贵的台阶。
  • 求千载遇:等待千年后才能遇到一位明君。
  • 荜门:用荆条、竹子等搭建的门。
  • 赢得一生闲:过一种平静自在的生活。

第三句:“箪瓢陋巷堪游衍,富贵浮云任往还。”

译文
即使身处简陋的陋室,也能游赏自如;对于富贵荣华,看得很淡然,随遇而安。
注释

  • 箪瓢:用竹筒或葫芦制成的饭具,用来装饭和水。
  • 陋巷:简陋的小巷。
  • 游衍:游玩、游览。
  • 富贵浮云:形容财富和地位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随时都可能消失。
  • 任往还:随遇而安,不受外界影响。

第四句:“更续洛川求所学,会传馀论落人间。”

译文
我将继续在洛川学习,希望能将我的学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这些知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流传千古。
注释

  • 洛川:地名,此处代指学术或学问的传承之地。
  • 学所:学习的地方。
  • 会传馀论:希望将自己的学说或见解传承下去。
  • 余论:未尽之言或遗落的学说。
  • 落人间:流传到世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作者认为,一个人不必等待千年才能得到赏识,只要有德行和智慧,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富贵荣华看得很淡的态度,认为它们就像浮云一样,随时都可能消失。最后,作者表示将继续在学术道路上努力,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丰富。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勤奋和追求学问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